近日有醫療機構發布文章稱,有些藥物被老人同時服用,可能出現“撞車”風險。根據同積,我國有42%的老人同時患有兩種及以上的疾病,我國老年人在治療當中經常多種藥物一起服用,平均用藥達到9.1種,甚至有的人用藥數量達到36種,大約有50%的老年人在同時服用3種藥物,25%的老年人同時服用4到6種藥物。

老年人本身病理生理學的改變,更容易產生藥物不良反應,多種藥物的聯合使用也顯著增加了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或者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的概率,甚至有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出現。現在降糖藥物、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衰藥物、降脂藥物以及鎮靜催眠藥物是高齡老年人的臨床常用藥物,在使用時務必多加注意,避免出現藥物相互作用,給老年人身體帶來負擔。

醫療機構還給出了一份藥物發生相互作用的清單,阿卡波糖和地高辛、考來烯胺不能聯用,否則可能會降低療效;格列美脲、格列苯脲、格列齊特等不能和克拉霉素、氟康唑一起聯用,否則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單硝酸異山梨酯和西地那非不能一起聯用,容易出現低血壓;胺碘酮和利福平、艾斯西酞普蘭、喹硫平等不能一起用,會增加患上長QT綜合征風險,還會降低療效。抗栓藥物種,華法林和卡培他濱、氟尿嘧啶、氟康唑等不能一起用,會增加出血風險。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不良相互作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和醫生進行溝通,每次就醫時最好帶上自己日常用藥的包裝盒,明確告知醫生自己的用藥史和疾病史,讓醫生進行診斷,最大限度避免發生不良相互作用的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