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大的青蛙是巨諧蛙,會有意識地給后代們筑巢。青蛙在地球上分布廣泛。在七大洲中,除了南極洲,青蛙的身影隨處可見。盡管全球各地的青蛙在外觀上大同小異,但不同種類的青蛙在體型上存在顯著差異。

在地球上已知的青蛙之中,體型最大的是“巨諧蛙”(Conraua goliath),“巨諧蛙”又被稱為“非洲巨蛙”,這種巨型青蛙體重可達6斤多,從嘴部到尾部的軀干長度可達32厘米,而如果“巨諧蛙”的腿完全伸直的話,那么它的體長就可以達到1米左右。

“巨諧蛙”對生存環(huán)境的要求很是挑剔,它們只喜歡待在熱帶雨林(或濕地)的溪流中,除此之外,它們還要求溪流比較湍急,并且水質(zhì)清澈、含氧量高。正因為如此,“巨諧蛙”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圍非常小,就已知的情況來看,只有在喀麥隆和赤道幾內(nèi)亞才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蹤跡。在白天的時候,“巨諧蛙”一般都呆在水里,只有到了夜里才會到陸地上行動,它們的“食譜”很廣,基本上凡是能夠吞下的小型動物它們都會去捕食,例如魚、昆蟲、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小型哺乳動物以及兩棲類動物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巨諧蛙”也和其它的青蛙一樣對在自己眼前活動的物體非常敏感,但對靜止物體的感覺卻很遲鈍,甚至可以說是“視而不見”。
“巨諧蛙”的繁殖期一般在7月、8月、12月以及次年的1月,在繁殖期間,雌性“巨諧蛙”一次會產(chǎn)下數(shù)百枚卵,由于它們的卵比較大(平均直徑約為3.5毫米),很容易引起一些捕食者的注意,因此“巨諧蛙”會有意識地給后代們筑巢,并且加以保護。“巨諧蛙”的卵必須產(chǎn)在水中,它們會選擇那些遠離湍流和捕食者的地方筑巢。通常情況下,“巨諧蛙”會優(yōu)先利用自然形成的洼地,在找到適合筑巢的洼地之后,它們會有意識地去清除洼地中的落葉以及其它的雜物,并在必要的時候?qū)ζ浼右酝诰蛞员銛U大規(guī)模。

如果找不到自然形成的洼地,“巨諧蛙”就會自己找個合適的地方挖掘出一片洼地,然后完成后續(xù)的筑巢工作。在筑巢的過程中,“巨諧蛙”會經(jīng)常移動一些大石頭來截斷水流,研究人員推測,“巨諧蛙”的筑巢行為可能部分解釋了它們的體型為什么會如此巨大,畢竟體型更大的“巨諧蛙”更擅長移動重物。“巨諧蛙”筑好的巢通常都是都是半圓形的,一切準備就緒之后,雌性“巨諧蛙”會將卵產(chǎn)在巢中,在此后的大約三個月的時間里,它們的后代們會在巢中孵化成蝌蚪然后逐漸成長,而作為父母的“巨諧蛙”則會守護在一旁對其加以保護,即使是在夜里也不會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