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泊秦淮》是很多人都熟記的一首唐詩。這首詩全文是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很多人在讀這首詩歌的時候都會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國指哪個朝代。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杜牧是唐朝時期的,這首詩歌中的國只的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陳。
南陳的亡國史
南陳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最后一個朝代。南朝的開國皇帝是陳武帝陳霸先。南陳先后一共有著五位皇帝,一共存在的時間是32年。本來前幾位皇帝都還是可以的,讓江南地區都得到了一個十分不錯的發展。但是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陳叔寶就很昏庸了。陳叔寶每天都是和美人一起度過的,天天就是吃喝玩樂,國家的大事陳叔寶完全不過問。就這樣最后被隋朝直接滅掉了,陳叔寶也成為了亡國皇帝。
那么這和杜牧的這首詩有什么關系了?杜牧當時的時期是唐朝晚年時期。當時的唐朝從朝廷到官員全部都是一陣奢靡之風,十分像當年的南陳,皇帝也是不關心天下大事,每天就是自己吃喝玩樂,而官員們也是十分的腐敗,百姓們窮苦不堪。杜牧看到這樣的情況十分的擔心,但是自己又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挽回這樣的局面,于是寫下了這首詩歌,表達自己的擔憂之情。
詩歌中的《后庭花》是當時南陳國主陳叔寶制作的,據說這首曲子是當時陳叔寶專門為皇宮中的美人創作的,有了這首歌曲,陳叔寶與那些美人們一起取樂的時候就可以更開心了。但是沒有多久,陳叔寶的南陳也就滅國了,這首歌曲也成為了亡國之音。反正就是一首寓意不怎么好的曲子。但是當時晚唐的秦淮河畔那些歌女唱的正是這首《后庭花》。
杜牧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當時的唐朝可以說是千瘡百孔了,統治集團已經變得十分的腐朽了,沒有多久,農民起義爆發了,整個唐朝也就真正的滅亡了。而歌女們唱的《后庭花》好像也是印證了這一點。杜牧這首詩歌是一首很好的借古喻今詩歌。杜牧在詩歌中諷刺了統治者,認為當時的統治者就和南陳的陳叔寶是一樣的。完全不知道唐朝的危機,只知道自己享樂。同時杜牧也為唐朝的命運十分擔心,更擔憂百姓的生活。看了這些大家應該知道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國指哪個朝代了吧?也知道這首詩歌真正的含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