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湖,顧名思義就是以咸水存在于地面的湖泊,由于形成條件的特殊,我國的咸水湖大多分布于青藏地區(qū),中國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海省內(nèi)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湖。
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青海湖,別名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截止2021年9月,青海湖面積達(dá)4625.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湖水容積739億立方米,最長約104km,最寬約62km,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礦化度12.32克/升。湖周圍的大小河流70多條,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的一條,發(fā)源于祁連山脈的阿木尼尼庫山,長約300公里,干流長92公里,支流有幾十條,較大支流有10多條,下游河面寬約50~100米,深達(dá)1~3米,PH8~8.2。流域面積16570平方公里,約占湖區(qū)各河流流域面各1/2。年徑流量11.2億立方米,占入湖徑流60%。
青海湖形成的原因
青海湖周圍與山相接,邊緣多斷裂,青海湖的前身是淡水湖,與黃河水系相連接,加上當(dāng)時(shí)氣候多雨,湖水從東南部流入黃河,形成外流湖。到后來,新構(gòu)造運(yùn)動的發(fā)生,讓周圍的山筆直而起,從上新世末,湖面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導(dǎo)致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他們由東西方向流入青海湖,出現(xiàn)了尕海、耳海,后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逐漸演變成了閉塞湖,當(dāng)時(shí)氣候干燥,青海湖由淡水湖演變成了咸水湖。
我國境內(nèi)的咸水湖
色林錯(cuò)
藏語意為“威光映復(fù)的魔鬼湖”又名奇林湖,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西藏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4530米,形狀不規(guī)則,長軸向東西延伸,長77.7千米,最大寬45.5千米,平均寬約20.95千米,面積2391千米。
納木措
藏語為“騰格里海”是“天湖”的意思,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中國第三大咸水湖,西藏第二大湖泊。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約1961平方千米。
烏倫古
又名“布倫托海”位于準(zhǔn)格爾盆地的斷裂湖,海拔高度478.6米,形狀似三角形,南北寬約30千米,東西長35千米,湖面面積827平方千米。
羊卓雍措
簡稱羊湖,藏語意為“碧玉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它海拔4441米,面積675平方千米,從拉薩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