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突破4000顆,不斷被發現的超級地球,這樣做只是為了尋找離地球類似條件的星球,上面可能擁有生命或文明。人類對于宇宙的了解可以說是少的可憐,更多的還是僅僅只局限于太陽系之內的了解,隨著現代航空航天技術的進步,人們通過天文學和宇宙學設備,來做到對宇宙對太空的探察。據說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已經在人類可觀測的范圍內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這些行星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類似火星、金星、地球。
超級地球的尋找是為何
在這么多的行星當中,除了有魚金星,火星環境相仿的行星之外,還有一部分屬于地球的10號差不多的星球,而這類星球也被稱為超級地球或第二地球,它們擁有海洋和大氣層,如果情況與地球相差不遠的話,那么作為未來人類文明移民的對象也未嘗不可。也正因此天文學家對于它們的關注度一向非常高,畢竟能夠誕生出適合人類的星球太少了,如果說開始尋找超級地球,只是一種好奇心的驅使,后來更多的是想要找出,除人類文明之外的生命。

怎樣的星球可能存在生命
從行星物理上來看,星球存在液態水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它是否位于恒星宜居帶內,因為太靠近恒星就只有水蒸氣,太遠離恒星則只有冰凍層。比如現在太陽系內的金星和火星,一個距離太陽太近地表高達數百攝氏度,而另一個則因為距離太遠,水資源只能以冰蓋的形式存在。

銀河系其實也有宜居帶
天文學家認為整個銀河系中心區域恒星密集,游蕩黑洞太多,不適合生命的產生,而銀河系邊緣恒星數量太少,資源十分有限,也不適合生命產生。真正合適就是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城鄉結合處區域,也就是位于銀河一側中間的一個球狀區域,已經為止發現的超級地球和第二地球,也都位于這個球狀空間內距離從幾十光年到幾百光年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