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只出現(xiàn)一次的建筑是落星墩,其他的時間它都在水里。說到落星墩相信大家可能都不是很了解,在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里有一個被稱為最任性的古老建筑,位于廬山市紫陽堤南二里湖中心。作為廬山市地標性建筑和象征性文物古跡,一直以來受到的關注度非常高,它是一座小石島,而且縱橫周回大約有100余步,總面積不超1800平方米。
落星墩的特征
這座小島是非常有特性的,雖然它的面積不大,而且也不高,但是石質(zhì)卻非常的堅硬,島上有一廟和一塔,就沒有其它的地方了。它的整個外形看上去就像星斗一樣浮現(xiàn)在水面上,在過去有很多詩人都用一些詩詞來形容它的樣子。所以在古代時期,是非常受關注,而且在廬山人民的心目中也有著非常高的地位。

名字由來
從它名字的這個星字中,我們能夠了解到,之所以對它有一個這樣的名稱,并且都與星星有關,這和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故事有直接的關系,據(jù)說在很多年前流星劃過夜空,就是墜落在這片湖中。點亮了這方水土,并且還讓該地非常有靈氣,而落星墩則是印證這個美麗傳說的證據(jù),在冬春的時候,到了枯水期,它就像一顆一只小船一樣裸露在湖州中心,而到了夏秋時期,又是一副景象。

流傳的說法
關于落星墩形成的說法非常多,比如有的認為它是廬山上的一塊冰川石,只是比別的冰川時飄的更遠一些,但是無論如何,都有自己的歷史相傳。據(jù)說在五代的時候,被分為寶石山,還在上面建設庭院,經(jīng)過歷代不斷的維修,到了明代時期,還加了建亭臺樓閣。但是如今隨著水位的迅速下降,已經(jīng)進入了枯水期,讓這座千年石島徹底的重建天日,將它真實的面目展露了出來,看到了真實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