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原名叫黃臺吉,是由一種非漢語的方式翻譯過來的名字,之所以改名皇太極也是覺得這三個字更加霸氣。皇太極是個相信天命之人,為了打破胡無百年之運的說法,他將自己原本大金的國號更改為了大清這才有了清朝。雖然是清朝的開國皇帝,可事實上也同樣是大金,最后一位可汗,因為在他之后就再也沒有了大金。
皇太極的出身
作為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雖然后來確實成為了大金的可汗,可事實上他的出身卻并不好。做為努爾哈赤的第8個兒子,除了有這樣的一個名頭之外,他的母親并非是什么貴族女性,更不曾給他帶來任何優勢。因為自己的父親兒子太多足足有10多個,皇太極在其中也算不上受寵,更沒有什么出眾的優勢可言,因此他能夠成為大金的可汗,完全是實力與命運。

皇太極為何改國號為清的原因
很多人對歷史上的大金與清朝,都不知道這二者的關系,事實上清朝是大金的延續,只是皇太極將自己作為可汗后的國號給更改為清,而他也成了清朝的第一任皇帝?;侍珮O對于中原文化了解相當深入,他認為中國歷朝歷代,國號的命名是有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在其中的,國號起的好那么國就可以昌盛。為此皇太極深信不已,在清朝的上一個朝代明朝,認為這個朝代的國號蘊含著五行之火的意義,為了能夠不被壓制,因此將自己的國號改成清屬水。

皇太極之名的更改傳說
后世里之所以以“皇太極”對他相稱,據說是因他改了名字的原因,他的改名經歷還有一個傳說。傳說當中,皇太極在位時并沒有為自己改名,而只是改了國號,后來清朝一直到乾隆登基為帝之后,翻越祖訓時,覺得祖宗的名字黃臺吉實在是不夠英勇、霸氣。之后乾隆自然是以自己的才華,來在歷史記錄上修改了祖宗的名字,這才有了皇太極之名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