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是通過各種影視劇,才得知了這副傳世的佳作,而《富春山居圖》也是幾經周轉被一分為二,幸而流傳了下來,為后人所欣賞。雖然《富春山居圖》的名氣名揚海內外,但是你知道富春山居圖作者是誰嗎?又是為誰而創作的呢?是元代畫家、書法家黃公望所畫的水墨畫,為師弟鄭樗所畫。
富春山居圖出自黃公望之手
元代畫家黃公望,在1250年時所畫的《富春山居圖》紙本水墨畫,是中國十大傳世的名畫之一。黃公望自稱是浙東平陽人,實際是江浙行省常熟縣人,也就是近江蘇常熟人,是元代的著名畫家,與吳鎮、倪瓚、王蒙等人合稱為“元四家”,黃公望是元四家之首。
在陶宗儀的《綴耕錄》中稱其“本姓陸”,成為溫州平陽黃氏的義子,所以改姓黃,黃公望由此而來。后入“全真教”,號“大癡道人”。他創作的《富春山居圖》是以浙江的富春江為背景,擁有極其高超精湛的繪畫技術,將風景的濃墨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的畫作和他的人生經歷一樣,都十分的坎坷。黃公望在任職期間一度入獄,而后被放出來,遂入全真教,漂泊無定所。但是他尤擅長書法、音律、繪畫等,得趙孟頫的指教。畫作也是幾經流轉,差點被當做陪葬物品燒毀了。好在有人將其搶救了出來,但還是被燒成兩半了。目前兩卷分別藏于浙江博物館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館,這幅畫非譽為是“畫中之蘭亭”,屬于國寶級的文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