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也高于生活,而電影也是藝術之一,往往一部好的電影能夠反映出社會發展中的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就是我們大眾所關注的,像之前在網上大火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播出之后就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殊不知我不是藥神真實事件原型改編的,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我不是藥神真實事件原型:
《我不是藥神》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他正式上映于2018年7月,有徐崢、周一圍等人主演,該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神油店老板從一個保健品商販,成為印度仿制藥“格列寧”代理商,其中摻雜了看病難、高價藥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電影上映半個月后票房就很快突破30億。
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不是藥神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原型主人公名叫陸勇,2002年他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全家沒有一個人能和他配型成功,唯一的選擇就是瑞士生產的格列衛,但正品格列衛每盒售價為2.3元人民幣,折合一顆200塊,而陸勇每天要吃四顆。
為了治病陸勇必須堅持吃這款藥,就這樣兩年的時間前后花費60萬元,期間他的父親為了賺藥錢遭遇車禍去世,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陸勇得知印度生產的格列衛仿制藥,價格只有原版藥的1/8,而且療效相差無幾,于是他開始進行代購,并且幫助與他有類似經歷的1000多位病友。
直到2015年1月陸勇被警察逮捕,隨后1000多位病友聯名寫信希望能將陸勇無罪釋放,這起案件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也引起了人們對人性、法律、情感的探討,同時也引發社會對高價藥、仿制藥等問題的思考,經過多方努力之后他也最終獲釋,我想這也是這部劇之所以火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