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是真的。2003年,有關部門針對秦始皇陵展開全面的檢測,確實可以證明在里面會有許多的水銀。考古人員會發現這里的水銀含量已經超過地宮之外,如果一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這正好和黃海以及中國渤海的位置是完全一樣。
水銀的厚度以10厘米計算
如果水銀的厚度以10厘米計算,則意味著里面水銀儲藏量的體積達到12億立方米。汞元素在20度的時候,密度已經達到1立方厘米13.59克,根據計算里面水銀的理論數值大概在16,255.2噸,由此可見,里面確實全部都是水銀。這些水銀到底是來自什么地方?應該是巴蜀還有山西。

這些地方的水銀儲存量非常的多
至今為止,這幾個地方依然是當今世上碎銀儲存量最豐富的地區,主要是萬山特區。僅僅是這一個地區的工礦儲存量就已經位于國內之首,位于亞洲之冠。由此可見,在秦始皇時代,當時到底會有多么驚人的儲存量。在當時古代人洗臉水銀的技術并沒有如此的先進,但是在人員基數的加持之下,提煉的速度會逐漸的加快,足夠可以提煉數百萬噸的水銀。

不能確定遺體是否在水銀河
雖然在這里會有大量的水銀,但并沒有辦法確定秦始皇的遺體就在其中,只能說在皇陵中會有數百萬噸的水銀,而這些水銀來自陜西地區還有巴蜀地區。當時主要的運輸方式都是通過多條道路,比如可以通溯旬河水運到寧陜在進入到秦始皇陵墓時,只不過是300公里,這意味著在當時運輸的過程中就沒有什么太大的難度,可以輕松滿足于需求,只是在這些細節上都不應該過于的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