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北宋宰相寇準是一個剛正耿直之人,他不畏權貴,敢直言進諫。作為一名大臣寇準經常會與其他朝臣,甚至與皇帝產生爭執,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并不多見。很多人的心中寇準是一個特別各方面都完美優秀的官員,可事實上歷史上真實的他并非是一個清廉的官員,可想而知有些歷史早已經被神化。
幼年時的寇準
出生于顯赫的官宦世家,因此寇準從出生那一刻就決定了一定是個當官的命,小的時候,他并非是特別自律的那種孩童,而是特別的淘氣。每天玩的特別瘋,即使他的母親多番勸導,教育也不見成效,有一次他又在該讀書的時間玩耍去了,將母親給氣壞了,用一個秤砣砸到了寇準的腿上鮮血直流。而這次血的教訓讓他讀書特別的用功,這是他為了證明自己。

不到20就考上進士
寇準果然是一個讀書的料子,自從他為了證明自己用功讀書,在19歲的時候,他已經中了舉人,打算考進士。不過那時的皇帝趙光義更喜歡重用年長的人,對于他們這些年輕人并不信任,覺得年輕人有些靠不住,可沒想到寇準卻年紀輕輕得考住了進士,哪怕其他人都對他能否考中特別擔憂,還有人給他出主意,讓他將自己的年齡往大改一下。但是寇準卻都拒絕,覺得不能以此來欺騙皇帝,不過哪怕如此寇準特別的難能可貴,不到20歲就考上了進士。

寇準并不清廉
歷史上的一些記載能夠看得出,寇準并非是想象中的那般優秀。通過歐陽修的記載講述了寇準在鄧州做知州的時候,經常會大擺宴席,通宵達旦的尋歡作樂,還不點油燈,用的是蠟燭。那時那種可是奢侈品,可想而知,這樣的一位官員又如何能夠與清廉扯上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