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的主戰場猇亭在長江以南的磨市,這一說法至今依然是一個謎團,并未被解開。開始的時候,人們認為三國時期夷陵之戰的大戰地址是在長江以北的現址,可是通過考古學家對于歷史的真實還原之后,發現以上的這一推測并不符合實際,反而長江以南的磨市更加符合實際一些。這位考古學家還綜合歷史資料下了一部作品,該作品為《夷陵之戰猇亭原址應有學術認定》。
對于夷陵之戰的現址認定
夷陵之戰被稱為猇亭之戰,但是人們對于這個地方到底在哪里,觀點并不同,通過《大清一統志》的記載認為,猇亭在宜都縣北三十里大江北岸,一個名為興善坊如今卻被稱為虎腦背的地方。至于后來的一些歷史學家和著作,都認為所謂的夷陵之戰主戰場是在這里,帶來的影響特別的大,甚至為此不少大名鼎鼎的文學家都編了一些錯誤的資料。

猇亭在江水的觀點樹立
因為這些歷史學家和他們手中的錯誤著作,導致很多人都認為了猇亭在江北的觀點,因此上世紀80年代地處江北的古腦背,更名為了猇亭。后來通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的幾位退休老干部和教師開始自發考證并公開提出了這個問題,通過他們認真的查閱歷史資料和實地調查研究之后,考證出了夷陵之戰當中的猇亭的確切地址,還編輯了出版了論文集。

論文集文章更可靠
那么看了這些專業人士編寫的考察文章這才知道,原來那些過去的歷史專家學者所謂的對夷陵之戰場的認定,不僅缺乏實地考察,居然連最權威的證實記載都沒有認真的研究。自然考查出來的結果不能被認定,歷史學者們通過各種無可辯駁的鐵證,完全可以證明猇亭應該是在江南而非江北。亭作為當時的行政區劃,大概相當于一個鄉,而前者則是一個地域,屬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磨市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