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前兩次之所以不在家,不是大家猜測的那般為了考驗劉備的誠心,事實上真相確實只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巧合。那時的諸葛亮表面上看來,是居住在遠離俗世的茅草屋,可事實上他并沒有真正的隱居起來,還會時不時的和自己的好友一起探討時政。因此每次劉備來找諸葛亮,諸葛亮卻不在家,并非是故意出門,而是拜訪去他人了。

諸葛亮是個關心時政之人
從諸葛亮跟隨劉備之后獻祭無數,在某些事情上總是能夠擁有大局觀和謀略,這意味著他在茅屋居住時對當時的時政特別的關心,而且諸葛亮也并非是獨自一人隱居的,而是時不時會拜訪友人討論時政。水鏡先生司馬微是他的老師,鳳雛龐統是他的同學,而他的親戚更是名士劉表,可見諸葛亮本身就是有著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師長,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怎能不去拜訪這些人。

諸葛亮為何選擇在隆中定居
很多人認為諸葛亮選擇在隆中定居,就是為了成為一名隱士不問天下事,事實上卻并非如此,他如果真的不問天下事的話,就不會對當時的政局了如指掌。并且對于當時的曹操、劉備,孫權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他選擇在隆中定居并非是隱居起來,而是因為隆中是一個較為僻靜的地方,可以讓他更加安心的學習,并且隆中臨近襄陽方便他隨時到襄陽求學。所處亂世的諸葛亮,特別渴望安寧,但是心懷抱負的他卻又不甘如此,得知劉備三顧茅廬的之后又知道他是仁義之主,才選擇和劉備一起下山。

諸葛亮并非布衣
諸葛亮曾經自稱自己是布衣,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自我謙虛的說法,就以家世來說的話,諸葛亮可并非是布衣。他出生于士族,他的父親曾經是泰山都丞,雖然諸葛亮的父親早早就去世了,把他帶大的是其叔父,他的叔父諸葛玄也是曾擔任過豫章太守職位的,并且是劉表舊是的好友。哪怕是諸葛亮家中家世敗落,可其士族出身的身份卻不變,這樣出生的諸葛亮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需要拜訪,也并非是說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