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發動了辛酉政變、甲申易樞、戊戌政變三大政變,并且這三次政變都隨之成功。慈禧一生共經歷了三次政變,而且三次政變都是以她為主進行發動,第1次是在1861年發動的辛酉政變。為了拿到政權這一次她選擇打倒了顧命八大臣,開始正式的垂簾聽政;如果說這一次政變慈禧僅僅只是拿到了垂簾聽政的權利,在1884年的另一次政變當中,她卻做出了更大的動作,罷免了以恭親王為首的軍機處大臣,進一步穩固了自己的地位,開始了西宮獨裁的政局。
戊戌政變的內容以及結果
后來在1898年僅僅10多年之后慈禧發動了第3次政變,這一次她將光緒皇帝給軟禁了起來,并且殺害了戊戌六君子,重新將實權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在當時慈禧太后已經對手中的權利及其迷戀,她雖然掌控著實權,可事實上卻并沒有什么心思好好的來對待當時的朝廷。

恭親王的存在相當重要
當時如果不是有恭親王的存在,自己一個人,特別難以在那個重重內憂外患之下做出正確的抉擇。在那個時候,所有的實權除了實習手中之外,就是恭親王的手中有一部分,雙方的勢力相對來說較為均衡。不過為了嚴重的內憂外患,兩個人只能左手整治朝廷內部,通過廣開言路、鼓勵柬言來實現想要的結果。

重整朝政的做法頗為不錯
其次是對潮州的貪官污吏進行處置,不像當時失地棄城并且擊殺百姓的何桂清、驕縱貪淫的勝保,行賄保官的慶英等人,都受到了嚴厲的懲處,并且還加強了官吏的考核。淘汰無能不稱職的官員,對政績突出的官員加以提拔,并重于年輕且具有進取心的人,后又打破了從前朝廷以滿人為主的舊制,開始在要職上安排漢人官員,例如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等人。與此同時,將太平天國等起義軍視為心頭大患的慈禧與恭親王,又開始推進對它的消滅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