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奇廟中供奉的是東岳大帝。天齊廟又被稱為東岳廟,創建的年代不詳。據說是為了祭祀東岳大帝黃飛虎而建造的。目前天齊廟中有兩塊重修天齊廟的碑,重修的時間分別是金明昌5年,是1194年和元至順四年,也就是1333年。

天齊廟簡介:
現在的天奇廟坐北向南,一共有三間山門,大殿內部有龍環、吳顯、周紀和黃明4元大將的雕像。天奇妙東西兩廊各有5間房子房子裝,有時閻羅帝君的雕塑。正殿是三間,正殿中央供奉的是黃飛虎的塑像。整個天齊廟的殿閣可謂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天齊廟門前有兩個石柱,石柱上雕刻著滾龍飛天。龍形雕塑,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1978年,天齊廟曾經發生過一次大火,整個正店都被燒毀,但是門口的滾龍石柱卻幸存了下來。

東岳大帝:
東岳大帝也被稱為泰山神,身世有著非常多的說法,包括天孫、黃飛虎、盤古、太昊、金虹氏等。在傳統的漢族神話當中認為青帝太昊主要絲織泰山,因此東岳大帝指的是青帝,同時被稱為泰山神。民間傳說認為東岳大帝主管人世間的所有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人。泰山神則是泰山的化身,負責人間和上天的溝通,是非常神圣的使者。傳說歷代的帝王都是由上天而定,為的是更好的治理天下,智天下的保護神。
《封神演義》中認為黃飛虎是東岳大帝。傳說商朝末年,紂王由于受到了妲己的蠱惑,荒淫無道非常的殘暴,為了滿足自己的言語,甚至不放過黃飛虎的妻子。黃飛虎的妻子為了保護自身的名節而自殺。黃飛虎的妹妹因此痛斥紂王,從摘星樓摔下身亡。黃飛虎為了報家仇率領家人家將反出五關,投奔了周武王,輔助武王一起討伐紂王。戰死之后被姜子牙封為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