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的主人公是諸葛亮,體現在《三國演義》當中,但這個“空城計”是假的,在《三國志》正史中并沒有記載諸葛亮施展空城計的過程,《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為了能增加小說的戲劇性所以創作了“空城計”這個故事。《三國演義》本是一部歷史小說,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會加入很多虛構的故事情節,再加上夸贊的寫作手法,能讓小說故事更有趣味性。

由于“空城計”這個故事描述得很精彩,所以被很多人記得,流傳下來之后也被傳得越來越真,雖說諸葛亮的空城計可能是夸張描述,但在歷史中的確發生過類似的空城計。在三國時期真正使用空城計的是孫堅,當時孫堅在魯陽守城,面對董卓大軍的進攻,孫堅指揮自己的部隊有序地撤回城內,當時董卓想到城內一定會設有埋伏,所以并沒有直接攻城。
在歷史上街亭之戰的時候,司馬懿還在河南洛陽,司馬懿在攻克洛陽之后,便回到了宛城駐扎,和街亭相隔千里,所以在位置上是不可能和諸葛亮進行碰面。當時街亭之戰的將領是張郃,戰敗后諸葛亮收到消息就迅速撤回到了漢中,因此根本沒有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的這個說法,所以原本這個事情就是虛構。

根據史料的記載,在三國的歷史中還是有幾個人使用過空城計,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有的空城計是虛構出來,有的的確是真實發生過。大家耳熟能詳的諸葛亮空城計是假的,但在小說中描寫諸葛亮空城計的精彩程度是很高,這才讓更多的人知道空城計,也說明這部小說足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