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漢中之戰中取得了成功,卻不稱蜀王,而是漢中王,也是為了表彰自己的功績。應該很多人都比較敬佩劉備,劉備在世人的心目當中地位神圣。這曾經是東漢末年時期比較著名的政治家,在他的一生當中參加了很多戰爭,還立下了豐功偉績,他一心想要收復漢室。為了自己的目標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最終在漢中之戰當中取得了勝利,成功的建立了蜀漢政權。而他在建立了蜀漢之后,卻沒有直接稱自身為蜀王,而是漢中王,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為了表彰自己的功績
劉備之所以沒有自稱蜀王,而是漢中王,其實也就是想要表彰一下自己在漢中之戰當中的戰績。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曾經和曹操一起爭奪漢中地區,在這一場戰爭中自己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還憑借著以少勝多取得了成功。當時他在取得勝利之后,就得到了更多人的敬佩,已經侵占了漢中之地,稱自己是漢中王。

繼承劉邦的政治定位
劉邦曾經是西漢時期的開國皇帝,而在統一天下的過程當中,是自稱為漢王。劉邦在自己的一生當中已經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備表示自己是劉邦的后裔,想要通過模仿劉邦的做事風格來繼承劉邦的政治地位,也想要將漢室的文化傳統繼續流傳下去。

避免和漢獻帝發生沖突
劉備其實還有自己的一己之心,想要避免和漢獻帝發生的沖突。當時東漢王朝雖然沒有很大的權力,但是也沒有正式公布滅亡,還有名分在此。如果劉備自稱為蜀王或者是漢王,這會對整個朝廷不利也會影響自己之后的發展。在劉備的一生當中,有很多忠心耿耿的名將一直追隨著,如果當時劉備直接稱為蜀王,會讓很多名將而失望,也會感到心寒,最終可能會遭到很多敵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