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之所以不給孫策追加帝號,其實也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正統,當時追加帝號,是不符合禮法。在古代,繼承皇位就是由兒子來繼承父親的皇位,但是有很多人為了爭奪皇位,也做出相互廝殺的情況。在古代,孫策是屬于孫權的哥哥,按照合理的繼承法來說,如果孫策沒有任何意外的話,當時就是由孫策繼承皇位,但是最終卻不幸去世之后,就由孫權來繼承。孫權上位之后,卻沒有給孫策追加帝號。
為保證自己的正統
孫權之所以沒有給孫策追加帝號。其實也就是為了能夠保護好自己的正統,孫策是屬于孫權的哥哥。如果孫權給孫策追加了帝號,皇位的繼承人就不是自己,而是孫策的兒子。因此在成了皇帝之后,能夠保證接下來自己的正統,就不能追封孫策為皇帝。這也就是一己之心,為了自己的正統著想,又追封了父親為皇帝。

不符合禮法
當時孫策是有兒子,但是如果孫權追加孫策帝號,孫策的兒子有可能就會有非分之想,會篡奪皇位如果追加了帝號,不符合禮法,也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威脅,有可能讓自己的皇位就拱手讓給了他人,就算是在目前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未來也會擁有很大的后患,遲早也會出事。

不情愿追封孫策
孫策在東漢末年,本來是非常有能力的人物,有可能可以真正的成為一名優秀的皇帝,但是在26歲的時候就遇到了刺殺,最終就失去了性命。孫權的內心是充滿著嫉妒,內心也是比較狹隘的,在稱帝之后,從內心深處也不情愿追封孫策,也就是和自己的內心想法以及自己做事的風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