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長的朝代是周朝。歷史上擁有眾多王朝,興衰替代是歷史規律,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在中國五千年歷史當中,擁有眾多王朝紛紛的經歷鼎盛時期,最后經歷衰敗,其實在南北朝當時特別的混亂,所以王朝興衰已經成為特別常見的事情,但在我國5000年的歷史當中,也有一個朝代有著較長的歷史就是周朝。
周朝經歷的時間
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是周朝,一共擁有790年,并分為西周和東周。這個朝代由周武王創建,也是歷史上比較獨特的朝代,是繼商朝之后第3個奴隸制國家,時出現了很多奴隸百姓。雖然這些奴隸在當時的歷史當中并沒有太高的地位,但也為周朝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周朝經歷的時間比較長,一共擁有32代,37王,在我國的歷史當中,這是最長的朝代了。

周朝分封制度
周朝歷史經歷的時間比較長,周朝當中也發生了很多故事,并建立了很多制度,尤其是建立分封制度,這是第1個建立這一個制度的朝代,將親信和得力干將全部分配到不同的土地當中,讓他們建立屬于各自的事例,這樣不僅僅可以將領土發展壯大,同時也可以有效的避免這些功臣們造反。雖然這樣的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大臣們造反。但他們擁有各自的勢力,他們的嫡長子可以繼承位置,而樹子也可以被封為官職。終為周朝毀滅埋下伏筆。

周朝滅亡
較長時間的周朝也經歷了鼎盛時期之后轉向衰敗,衰敗的轉折點是周懿王,同時百姓們痛苦不堪為,很多百姓們都紛紛的表示不滿,為壓制國人不滿殺掉了很多說天子不好的平民百姓。也就是因為過于暴虐的統治,迎來了太多的反抗,最終公元前841年周朝暴動,皇帝去世直到三十九年展開大戰,慘敗而歸,周朝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