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盛是兵部車駕司員外郎,這是一個妥妥的忠臣,不過最終被嚴嵩害死。不管在什么樣的年代當中讀書都可以改變命運,只要好好的學習,那么最終就可以成為有才華的人,慢慢的就會有了事業。在古代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如果好好學習就可以考取功名,最終就可以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即使是出生不好,最終也成為一個當官的人,楊繼盛就屬于這樣的人。
楊繼盛的功勞

楊繼盛出生在耕讀的家庭當中,自幼生活相當孤苦,白天放牛,晚上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得了中丁未科進士。35歲的時候調升京師,擔任了兵部車駕司員外郎,楊繼盛是一個妥妥的忠誠,他在狄道期間一直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當時特別貧困,因此他就開始修河道,興修水利,開發煤礦,同時還讓自己的妻子教百姓們紡織技術來改善百姓們的生活,還在當地辦了幾所學校,為了籌辦學校,還賣掉了自己的一部分家長以及妻子的首飾等等。因此他去山東上任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有上千人哭泣來相送。
楊繼盛被嚴嵩害死

楊繼盛是一個妥妥的好官,因此僅僅半年的時間就連遷四職,不過并沒有改變了他的初心,一直都忠貞不改。相反嚴嵩是一個奸臣,在嘉靖年間32年,也就是1553年的時候楊繼盛彈劾嚴嵩,隨后嚴嵩假傳圣旨,把楊繼盛打入了死牢,三年之中受盡了折磨,最終被害死。

其實在歷史當中擁有好多這樣的現象,即使是一個好官,深受老百姓的認可,但是最終也會被奸臣害死。楊繼盛就屬于這樣的人,雖然在最初的時候,他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在當地也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而且升官的時候老百姓都來相送,可是最終死在了奸臣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