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朝代我們都是可以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現在我們參加的是高考,在以前是科舉制度,在古代根據排名的不同,是有不同的稱謂,狀元榜眼探花十大排名順序是怎么樣的了,第一名是狀元,能高中是非常困難的事,中了就是大家眼中的佼佼者。
狀元榜眼探花十大排名順序
1、第一名:狀元(一甲)
狀元是一個古今通用的詞,都是代指第一名,由皇帝親自主考,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名。
2、第二名:榜眼(一甲)
在科舉考試中的殿試中取得進士考試第二名的稱呼。
3、第三名:探花(一甲)
在科舉考試中的殿試中取得進士考試第三名的稱呼。
4、第四名:進士(二甲)
在明清科舉中進士賜“進士出身”,名額不定。
狀元榜眼探花十大排名順序我們已經知道了,但是取得這樣的成就難度和殘酷性是很高的。相信大家都學過《范進中舉》這篇文章,他在55歲時才中了舉人,直接高興瘋了,被他的老丈人打了好幾個巴掌才緩和過來,這個故事看起來很搞笑,但是恰恰反應了當時科舉考試的難度。
范進中舉
1、秀才
秀才的考試每三年舉行兩次,主要有三道考核:縣試、府試、院考。經過三道考核合格,才能成為秀才,院考的通過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左右。
2、舉人
選拔舉人的考試也叫作鄉試,基本上就是每三年舉行一次,這個考試周期就很長,一次不中就得等三年后。
3、進士
會試一般在鄉試舉行后的第二年三月舉行,能來考會試的,基本上就是各路神仙,要么天資過人,要么戰斗力超強。
看完這些考試流程,大家也會明白范進是為什么會瘋掉的吧,高中狀元是概率很小的事情,是難于上青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