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在11月19日在美國上映,講述了抗美援朝的戰斗,美國人為什么同意拍長津湖?并沒有揭露美軍的罪惡。美國標榜自己是正義之人,在媒體上渲染自己的個人英雄主義,長津湖拍的再好也不會引起他們的共鳴,對于這次的失敗,他們沒有太多歷史感。
沒有揭露美軍惡行
在電影《長津湖》中并沒有揭發美國的罪惡,美國人或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認為北朝鮮入侵了韓國,美國是幫韓國抵御外敵,出現的形象是正義的一面,美國始終不愿意承認自己是一個侵略者的身份,認為自己永遠是屬于正義的一方。
長津湖戰役簡介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苦的條件下,與擁有世界一流武器美軍第10軍對戰。
長津湖戰役的意義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進行了直接較量,創下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愿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況,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勝利的基礎。
長津湖戰役精神
精神所在,就是血脈所在,就是力量所在。當英雄再現眼簾,我們眼中飽含淚水,向革命先烈致敬,偉大精神永垂不朽。70余年前,那場冰天雪地里的血淚之戰,掀開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雖千難萬難,吾往矣”,中國人民志愿軍憑著強大的執行力和驚人的意志力,在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以血肉之軀堅決抵御美軍王牌部隊,鋼鐵意志終勝鋼鐵武裝,戰爭的天平就此逆轉。他們深知:背后就是鴨綠江,就是祖國和人民。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退敵千里、保衛和平,用生命書寫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