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是哪個朝代的作品?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于國寶級文物,而畫中展現的場景就是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繁華市貌,其內容之豐富,能夠清楚的了解當時南宋人們的生活狀態,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清明上河圖的創作環境
1、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作品,由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風俗畫,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畫成時間為公元1104年左右,不僅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還屬于國寶級文物,目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2、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北宋時期,都城東京(又叫汴京,今河南開封)的盛世繁華,全圖大致可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清晰展現了北宋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同時體現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3、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但千余年來,出現了許多摹本和偽造本,有人統計,目前現存的清明上河圖至少有30本,其中大陸藏10余本,中國臺灣藏9本(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7本),美國藏5本,法國藏4本,英國和日本各藏有1本。
4、清明上河圖并不代表就是“清明時節”的場景,目前關于畫作具體季節,還持有爭議,認為可能是“清明節”、“清明坊”、“清明盛世”等多種含義,但不管這個“清明”是何意,但至少能證明,當年的汴京,確實是盛世繁華,現在你知道清明上河圖是哪個朝代的作品吧?就是北宋時期的都城汴京,也是如今的河南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