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了解漢武帝這段歷史的時候都不理解當時的將軍趙信為什么投降匈奴,趙信其實原本就是匈奴人,是因為戰敗不得已投降漢朝的,在漢朝也是立下了很多功勞,不過后來在戰役中又戰敗于匈奴,不得已只能再次返回匈奴,回到匈奴后被封為“自次王”。
趙信投降匈奴的真實原因
趙信原本就是匈奴的一個小王爺,后來在對漢的戰爭中被漢軍擊敗投降漢朝,被漢武帝封為翕侯,改名叫趙信。趙信投降漢朝后多次帶領漢軍擊敗匈奴的軍隊,在漢朝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趙信熟悉匈奴的戰法以及相關軍情,這給漢軍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因此漢武帝本人也是比較看重趙信的。
公元125年,趙信和蘇建一起率領3000多騎兵出征匈奴,結果半路上不幸遇到了匈奴的幾萬騎兵,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戰斗,從白天激戰到晚上,最終只剩下800多人,而這個時候匈奴開始誘降趙信,說趙信本來就是匈奴人,現在卻幫漢朝打自己人,是匈奴的叛徒,而且現在已經戰敗了,就算是不被匈奴殺死回去也會因為戰敗被漢武帝殺死,趙信一想也有道理于是又返回了匈奴。
而當時跟著趙信一起的蘇建只能只身逃回,因為在漢武帝時期打了敗仗是很可能會被斬殺的,除非用錢贖回自己,蘇建只好用錢贖回了自己一條命,被貶為平民。而趙信回到匈奴之后則受到了匈奴單于的極力拉攏,不但封王匈奴單于更是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趙信,匈奴單于知道趙信在漢朝待過很長時間,對漢朝軍情都十分熟悉,而趙信也的確給匈奴單于出過很多主意。
了解這些之后對于趙信為什么投降匈奴就已經十分清楚了。一個因為趙信本來就是匈奴人,二一個當時趙信戰敗即使僥幸回到漢朝也會被殺或者被貶,但是返回匈奴不但可以活命還可以重新封王,趙信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返回匈奴對他個人來說的確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