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明朝朱棣時期歷史的應該都知道有鄭和這樣的一個人,這個人可以說是朱棣時期有名的人,七下西洋就是鄭和帶領明朝船隊完成的壯舉,很多人也想要知道鄭和是太監嗎?的確,鄭和是明朝的太監,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太監,一個太監可以七下西洋就讓人奇怪了,更奇怪的是鄭和還有后人在世。
七下西洋的鄭和
在了解鄭和是太監嗎這個問題前需要全面了解一下鄭和的歷史。鄭和原本是姓馬的,真名是馬三保,后人也稱為三保太監。鄭和是朱棣賜的姓名。鄭和在自己12歲的那年被官兵抓走,然后就被閹割成太監了。這對鄭和來是十分悲慘的。但是鄭和這個人與一般人不同,雖然成了太監,但是沒有放棄出人頭地的理想。鄭和十分的聰明,辦事也十分認真,馬上就得到了當時燕王朱棣的信任與喜歡,后來更是跟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幫助朱棣順利的拿到了帝位。這個時候的鄭和地位也跟著上來了。
得到了帝位,朱棣需要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比建文帝更適合當皇帝。首先是《永樂大典》的編寫,然后就是對于族制的解除,但是這個不怎么簡單,畢竟都是朱元璋定下來的,尤其是出海這條政策,但是最后還是成功了,而在挑選人選的時候,鄭和出現在了朱棣的心中,鄭和辦事機警聰明,而且可以合理的處理與軍士的關系,對自己又極其的忠誠。想到這些朱棣直接封鄭和為大明船隊的正使,王景弘為副使,兩人一起帶領龐大的大名船隊下西洋,重開海上的絲綢之路。
鄭和前后一共進行過7次下西洋的壯舉,在這7次下西洋中先后訪問了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古里等幾十個國家,為明朝的友好外交交流,經濟發展等貢獻了重要的力量。在鄭和進行第7次下西洋的途中就不幸病死了,王景弘不得不帶領船隊返航。鄭和帶領船隊航海是中國歷史上,甚至在人類歷史上都是少有的大事件,為后來人類的海上開辟探索貢節省了很多時間,鄭和的出海也讓更多人了解到整個世界的豐富多彩。但是可惜的是后來的明朝,清朝都沒有進行過這樣的壯舉了。
現在就來說說另一個問題,鄭和是太監但是為什么有后人。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鄭和是在12歲就成為了太監的,不可能說在12歲以前就結婚了吧。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鄭和的孩子是自己哥哥的孩子,也就是自己哥哥過繼給自己的,《非幻庵香火圣像記》,《江寧縣志》,還有出土于南京的咸陽世家碑都有記載鄭和的孩子就是自己哥哥馬文銘的兒子,后來自己的養子結婚,不斷的一代代傳了下來,這些人也就成為了鄭和的后人。其實太監有后代也是十分正常的,一些有名的太監都是后來收養過一些義子的,例如曹操的父親就是被太監收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