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中華大地還存在秦韓趙魏楚燕齊七個諸侯國,這7個諸侯國中秦國最強大,為了可以實現統一天下的理想,秦始皇嬴政先后消滅了韓趙等六個國家。那么歷史上秦滅六國的順序是怎樣的了?這個順訊中又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戰術策略了?
秦滅六國的順序
韓→趙→魏→楚→燕→齊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嬴政終于完全消滅了呂不韋等勢力,自己完全掌握了秦國的政權,這個時候嬴政才是準備著手消滅其它的六個諸侯國了。秦始皇在李斯等人的建議下采用了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策略,首先針對的就是離自己最近的韓國。
韓國由于其獨特的戰略位置不斷的讓秦國尋找理由開戰,在戰爭中韓國的土地也在不斷的減少。公元230年的時候韓國都城被秦國攻占,韓國也是秦國第一個被消滅的勢力。隨后秦國觸動南北兩部大軍開始進攻趙國。在趙國秦國遇到了名將李牧,這讓秦國的攻擊計劃一再受挫,于是使用反間計離間李牧與趙國國君的關系,最后李牧被殺,趙國也被秦國順利的消滅,趙國也成為了第二個被滅掉的勢力。
秦國第三個滅掉的諸侯國就是魏國,魏國在楚國與秦國的中間位置,當時的魏國國力早已經不如以前了,秦軍引黃河之水順利沖破魏國城池,魏國君主被殺,魏國覆滅。掃清了魏國,秦國開始對楚國用兵了,當時秦國將領是李信,不過李信年輕自負,導致自己兵敗差點被俘,后來秦始皇重新啟用王翦重創楚國,楚王被俘,楚國滅亡。燕國在秦國討伐趙國的時候就已經被消滅了不少,等到秦國正式討伐的時候根本沒有一戰之力,公元前222年,燕國徹底覆滅。
最后第一個被消滅的就是齊國了,當時的齊王建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人,對于秦國討伐其它諸侯國的行為完全置之不理,齊國的相國又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小人,秦國不斷賄賂齊國相國。齊國在后來的幾十年間也完全沒有發展自己的軍事,政治等力量,所以秦國滅齊國變得十分簡單,公元前221年,齊國滅亡,秦始皇自此完成了自己統一中華大地的夢想。六國的覆滅有自己的自己有著很大的原因,同時秦國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策略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