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紐約一位癱瘓男子在接受大腦植入芯片手術之后逐漸恢復手部觸覺和運動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當地時間7月28日,這名男子還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據了解,三年前這位植入芯片的主角托馬斯在跳進泳池的時候摔斷了脖子,導致胸部以下癱瘓。為了恢復觸覺和運動能力,在今年3月份他接受了一場長達15個小時的手術,目的就是在大腦當中植入微型芯片,并且依靠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讓他的大腦和脊髓、身體能夠重新連接起來,這項技術被稱為“雙神經搭橋”,相當于在托馬斯的身體當中搭建起橋梁,讓神經信號能夠重新在大腦和身體之間傳輸。

美國范斯坦醫(yī)學研究所教授梅塔表示,他們用一臺電腦讀取托馬斯的思想,再把這種想法轉換成電信號傳遞到手,這樣他就能通過這種方式移動自己的手,這一手術的成功也讓人們見識到現代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力量,或許從此邁入賽博時代并不是一個設想,這種方法如果可以大范圍應用,將是全世界癱瘓患者的福音。美國范斯坦醫(yī)學研究所還表示,托馬斯參與這項研究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如今他的臂力已經增加了一倍多,接下來這家研究所還希望可以把這項技術應用到人們的下肢。相比于手而言,下肢距離大腦和脊髓更遠,要攻克更多的技術難關才能成功實現。托馬斯現在已經能夠握住家人的手,這是他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在本次實驗當中,托馬斯堅強積極樂觀的精神也鼓舞了很多醫(yī)學教授,正是他們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如今的醫(yī)學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