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在這天央視新聞有媒體發布了如何科學避險的圖片,旨在幫助大家了解避險注意事項,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于緊急情況的防范意識,在意外來臨時能采取必要手段降低受到的傷害。

地震避險
根據情況分為室內避險和室外避險兩種,在室內應該就近躲避,躲在結實和不易傾倒的物體下面或者旁邊,減少自己受到的傷害,還要遠離窗戶、鏡子以及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避免這些物品對自己造成傷害,最好能夠用手或者其他東西保護住自己的頭頸部,在室外則要遠離高壓電線、水塔、路燈以及高大樹木等,在地震中被壓埋的話要盡量保存體力,首先保持呼吸通暢,之后想辦法挪開身上不結實的危險物,避免受到二次傷害。

暴雨避險
這種情況下要注意提前關閉門窗,在家門口可防止擋水板或者沙袋,屋內進水的話要立即關閉用電設備和煤氣,在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的話要盡量避免在積水嚴重的地方行走,還要繞開高壓電線和變壓站,不要選擇地下通道,更不要貿然涉水,地面水流有渦旋的地方不要經過,這里有可能是井蓋,居住地發生洪水的話要在救援人員的指揮下有秩序地撤離到山坡或者高地上面,已經受到洪水的影響,最好選擇木板、門板或者木床等漂浮物,在水上進行轉移,自然災害有時候難以避免,然而只要采取適當的措施,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處理,就能盡可能把損失減到最低,在災難來臨之時,最重要的是保護人身安全,之后才是財產安全,遵從救援人員的指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