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是指哪五湖?近代最主流的說法是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但實際古代的五湖是指彭蠡(鄱陽湖)、洞庭湖、巢湖、太湖、鑒湖,直到清代鑒湖才被洪澤湖所替代。不過在《國語》、《史記》中,五湖是專門用來指代“太湖”的,所以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含義,但可以肯定,太湖的地位一直都很高。
近代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古代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鑒湖、巢湖
五湖的特點
五湖是指哪五湖?在《地理通釋十道山川考》中 ,原先的五湖名稱是指彭蠡(鄱陽湖)、洞庭湖、巢湖、太湖、鑒湖。只不過鑒湖到了清代,被洪澤湖代替,從而形成現代基本一致認同的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每個湖的地理位置不同,特點也有所不同。
1、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長江中游,橫跨湖北、湖南兩省,曾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可惜由于圍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積,導致從最大時期的6000平方公里,驟減至1983年的2625平方公里,而在現代的退耕還湖保護下,擴大至3968平方公里,依舊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2、鄱陽湖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其湖體面積高達3583平方公里,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也是古代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唯一水道。
3、太湖
太湖位于江蘇和浙江兩省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是由大海灣逐漸形成的內陸湖泊,目前湖泊面積為2427.8平方公里,最大深度33.4米,容積約51.5億立方米,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并成為江南水網的中心,令江南成為古今有名的“魚米之鄉”、富庶之地。
4、巢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五大淡水湖,素有“東方日內瓦”和“八里湖天”的美稱,唐代文學家羅隱過巢湖時,曾有“借問邑人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的詩句,可以說是對巢湖風景最好的贊美,當然這里不僅風景優美,資源也極為豐富,因此造就了富饒的合肥市、蕪湖市、馬鞍山市等。
5、洪澤湖
洪澤湖位于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最初這里是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后成為泄水不暢的洼地,慢慢儲水成許多小虎,秦漢時期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面積達2069平方公里,成為我國第四大淡水湖。又被稱為“懸湖”,因為湖底都比東部蘇北平原高4-8米,整體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最大水深也只有5.5米。